19世纪初,由于英国海峡殖民地的成立及其劳工政策,促进了槟城经济的发展,同时也鼓励了当地华商引进更多的华侨移民。当越来越多的华侨移民聚居在槟城,华侨自然而然地依据各自的共同点建立具有互助功能的社会组织,其中就包括来自同个地区或省份的地缘性社会组织,也就是大家所熟悉的“会馆”。由于来自中国同一个地域,大家不管是风俗习惯,还是语言都是一样的,在同乡相见倍感亲切的情况下便自发地组织会馆。会馆成立的目的除了是帮助穷困潦倒和病弱的同乡以外,还为同乡筹办丧葬事宜,展现出会馆积极的一面。
然而,19世纪地缘性社会组织大量涌现,它尖锐化华侨移民之间的关系。华侨移民为了保障自己会馆的利益和维护本身的权益,体现出明显的排他性。特别是在彼此利益相互抵触时,各会馆的会员时有发生冲突事件,造成社会动荡不安。同时,在这种籍贯隔阂难以消除的情况下,也使华社处于分裂的状态,反映出会馆消极的一面。
19世纪是槟城华侨积极建立地缘性社会组织的时期,例如嘉应会馆及增龙会馆均成立于1801年、惠州会馆成立于1822年、台山宁阳会馆成立于1831年、潮州会馆始创于1855年等。会馆从成立发展至今,在华社一直扮演着协助同乡、积极办学、推广文化等的角色,为华社的发展做出了贡献。
特别感谢:韩江华人文化馆提供资料。
篇章摘至:珍珠快讯2013年5月1日-15日版。
No comments:
Post a Comment